梁某哥哥射,女,87岁。
首诊:2016年10月10日。
主诉:发烧7天。
脉证:患者诉近半年体质欠安,稍有失慎即患伤风。7天前因感寒后出现恶寒发烧,最高体温37.5°,喷嚏,流清涕,微咳,整日倦卧嗜睡。家属曾灌服伤风清热颗粒、感康等,效差遂来诊。刻诊:患者精神差,恶寒,发烧(37.3),倦卧想睡,纳差,昆仲微冷,舌淡嫩,苔薄白,脉千里弱。
方证:麻黄附子细辛汤。
处方:麻黄6g、制附子6g、细辛3g、炙甘草6g。3剂哥哥射,逐日1剂,水煎服,分迟早2次服。
二诊:2016年10月14日。
脉证:患者精神转佳,无恶寒发烧,食纳增,舌淡,苔薄白,脉浮缓无力。
方证:桂枝汤合玉屏风散。
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黄芪20g、炒白术10g、防风10g、生姜3片、大枣5枚。5剂,逐日1剂,水煎服,分迟早2次服。
1月后电话随访,患者精神好,无不适,未再“伤风”。
【体会】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温阳解表的代表方,主治太少两感证,以脉千里细微,但欲寐又兼发烧、恶寒为主要发扬。方用麻黄发汗解表散寒,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细辛散少阴之寒,合用以温阳解表。
丝袜内射本例中患者老迈体虚外感,既有恶寒发烧苔薄白之太阳表证,又有疲乏想睡、纳差、肢冷、脉千里等少阴阳虚之里证,辨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太少两感证,当内外同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阳解表,果效。二诊脉浮缓无力,余症王人除,病归太阳,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合资作卫,益气固表。
服药5剂后患者收复如常。
【师按】少阴病提纲为“少阴之为病,脉细微,但欲寐也”,本例患者诸症王人备,属于少阴病范畴。《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烧,脉千里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由此可知,发烧而脉千里之少阴病,非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可取效。少阴病,是里虚寒证,发烧属表证。素体阳虚,又感受风寒,里阳不可协应,故有脉千里发烧之症。仅从表治之,阳气随汗外泄,必至一火阳;若仅从里治之,恐使表邪郁内,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温阳而解表,三药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临证者若不明其理,“发烧”之症,投治以寒凉,误东谈主不浅。
此方此症,恰是“阳症阴脉”之圭表哥哥射,若用之顺应,常可救东谈主于危难。山西省盛名中医临床家解说家门纯德先生曾欺诈此方告捷救治一例腺病毒性肺炎危症患儿。而本例患者3剂药后热退纳增,亦然修复在对患者功能情状的准确把执基础上的。(胡利斌临证据录,李霞结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办事,通盘现实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现实,请点击举报。